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零基预算改革”2.0版来了

 
发布时间:2025/4/16

  


4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解读省政府4月1日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我省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的2.0版。

在1.0版基础上,我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打法、系统集成,在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的同时,定标准、控成本、强绩效,形成零基预算改革2.0版“1+3”制度体系。2.0版本的推出,不仅是新阶段全省零基预算改革的持续深化,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破解财政紧平衡难题的重要举措。

全覆盖+财政金融协同

早在2022年6月,我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就已经拉开序幕,走在全国前列。近三年来,全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打出了“破基数、强统筹、保重点、提绩效”等一系列改革组合拳,财政资金效益和政府治理效能得到双提升。

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挤”出来的财政资金用在了刀刃上、紧要处,大大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但1.0版期间,部分领域仍存在政策制定权限分散、项目科学谋划不足、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会上,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2.0版拓宽了改革范围,零基预算改革从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同时,将改革由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延伸,实现改革全覆盖。

为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2.0版还将强化财政金融协同。统筹用好国债、专项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贴息、政策性融资担保等多种工具,完善政府投资基金“募投管退”机制,促进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撬动更多发展资源。

效用最大化+增强透明度

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省财政厅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定标准”“控成本”“强绩效”,制定了印发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论证和保障等3个配套文件,形成零基预算改革2.0版“1+3”制度体系。

支出标准体系建成后,各个领域的预算支出都会有清晰明了的标准。目前,省财政厅正在牵头制定省级展会项目、考试考务费等通用支出标准,后期还将陆续出台其他领域通用支出标准。

支出标准明确了相关领域财政支出的范围和分项支出限额,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统一尺度,可以增强财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能发挥应有作用,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同时,清晰的支出标准让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有了明确参照,能更好地了解财政资金的流向和用途,有利于增强预算透明度。

省财政厅印发的《省级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按照标准科学、结构合理、匹配财力、动态优化的原则,逐步完善省级预算支出标准化体系。对此,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产业扶持、重点建设领域专用支出标准建设,同时鼓励部门加快内部支出标准建设,拟用3年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的支出标准体系。

控成本+强绩效

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2.0版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省财政运行处于持续紧平衡状态,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财政资金使用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投入轻绩效、干事不计成本、资金跑冒滴漏等现象,亟需通过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财经纪律约束,推动财政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有效配置财政资源、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举措。

2024年,省财政厅在全省选出108个项目开展成本绩效分析试点,分析结果应用于2025年预算编制,同口径压减预算15.3%,切实提高了预算安排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2025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省财政厅在全省全面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在全省基本建成“预算编制测成本、绩效目标设成本、预算安排核成本、预算执行控成本、预算完成评成本、评价结束出标准”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优先选择公共事业、教育事业、行政运行、环境、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逐步向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加强支出管理,把降本意识和方法贯穿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化、精细化、集约化水平。

与控成本相比,强绩效更事关改革的效用和人们的获得感——

如何把零基预算改革持续深化所激活盘活的财政资金,真正投向保障发展和民生亟须,进而把该花的钱花出让广大群众更加满意的效果来,检验着零基预算改革2.0版的成效。

在当天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的“省级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论证和保障工作”新举措,就是“强绩效”的重要发力点位。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论证和保障工作的通知》。在省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全省将围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进一步健全决策科学、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我省将从加强项目前期论证、鼓励拓展筹资渠道、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障项目依规建成四个方面发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扩大政府有效投资。同时,将通过零基预算改革的深化,强化省级预算安排对项目建设的保障作用,推动政府投资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早达效,持续放大稳经济、强企业、惠民生等改革红利。(来源:安徽日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