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安徽省协同发力、精准施策 织密退役军人“保障网”

 
发布时间:2025/9/17

  

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奉献青春、贡献力量。近年来,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以“全方位、精准化、暖人心”为导向,从就业创业、生活保障、医疗帮扶到养老关怀,织密困难退役军人生活“安全网”,有力营造“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良好氛围。自2023年以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民生实事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为困难退役军人、烈属军属等重点群体撑起“保障伞”。

就业创业“双轮驱动”

就业是退役军人脱下军装后的“头等大事”,也是其家庭幸福与社会稳定的关键。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紧扣“稳就业、保就业”目标,通过“专场招聘+技能培训”组合拳,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针对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全省定期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搭建企业与老兵的对接桥梁;同时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提升退役军人就业竞争力。对于安置后下岗(失业)、自谋职业中再就业困难的退役士兵,全省各县区人民政府累计开发专项岗位6.4万个,已帮扶4.4万人实现上岗。

今年8月,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准对接案例,成为就业帮扶的生动实践。该局了解到融通安保公司在黄山地区的招聘需求后,一方面与企业深度沟通,明确人员素质、工作经验等要求;另一方面联动各区县局摸排辖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情况,逐一匹配就业意愿,最终协助10名退役军人通过面试、体检等环节,成功与企业签订入职合同,实现“岗位精准到人、就业精准落地”。

精准帮扶“雪中送炭”

2023年8月,铜陵市退役军人鲁某的家庭突遭多重变故:妻子被确诊为直肠癌,后续需长期治疗;父亲又因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长期的医疗开支与照料需求,让本就一般的家庭经济不堪重负。

得知鲁某的困难后,当地退役军人服务站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将“急老兵之所急”落到实处。2023年,服务站迅速协助鲁某整理材料、对接民政部门,成功为其家庭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用政策兜底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筑起“基本生活防线”。同时,考虑到鲁某需兼顾家庭照料与收入来源的现实矛盾,服务站在村级日常临时事项用工安排中,优先为鲁某提供合适岗位,解决了他因居家照料家人而无法外出务工的难题。

今年以来,服务站持续跟踪鲁某家庭情况,在了解到其子女教育支出增添家庭负担后,为鲁某申请了子女助学金,从就业、生活到子女教育,用全方位的精准帮扶,切实为老兵纾解燃眉之急。

这样的“精准帮扶”,源于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协同发力。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负责人介绍,我省严格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等7部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具体举措,联合教育、民政、财政、住建、卫健、医保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全省104个县(市、区)已将退役军人困难帮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10个市设立关爱基金,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让困难老兵“求助有门、帮扶及时”。

晚年关怀“贴心守护”

八一建军节期间,天长市86名困难对象,包括患重病、失能、残疾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军属等,同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爱心美食”——由志愿者精心制作的肉圆。这份温暖,来自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的“映山红·守护老兵”服务项目。

2025年初,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核实86名困难对象信息后,依托天康医院、爱家家政、中国电信,以及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拥军食堂等社会资源,常态化提供“助行、助餐、助医、助洁”服务。除了“爱心餐配送”,该市还为部分独居失能老兵安装具备实时通话和报警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同步连接“映山红”服务队员手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及志愿服务中心,确保紧急情况能快速处置、及时送医。

不仅是天长市,全省多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联合专业社工机构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清洁等个性化服务。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通过定期走访、常态化联系,动态掌握困难退役军人家庭状况,用细致服务守护老兵的幸福晚年。(来源:安徽日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